寄沈庄可

无山可种菊,强号菊山人。
结得诸公好,吟成五字新。
红尘时在路,白发未离贫。
吾辈浑如此,天公似不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沈庄可》是南宋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宋台州黄岩人,笃志古学,好游历,晚年归隐乡居,一生不仕。以诗歌著称,有《石屏集》。他的生平与作品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创作背景
  • 《寄沈庄可》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戴复古的游历经历有关,他在游历过程中,可能偶遇或结识了志同道合之人。这种交往使得他有机会交流思想和感悟,进而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1. 诗歌原文
  • “无山可种菊,强号菊山人”:表达了戴复古在游历中虽然无法亲自种植菊花,但仍然自我戏称“菊山人”,以此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仍能保持一种高远的志趣和态度。
  • “结得诸公好,吟成五字新”:描述了他与朋友们相处融洽,彼此之间有良好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诗歌创作相互切磋技艺,共同进步。
  • “红尘时在路,白发未离贫”:描绘了戴复古在人生道路上的经历,尽管身处纷扰的世俗之中,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清高的心境,不为物质所累。
  • “吾辈浑如此,天公似不仁”: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感慨,认为天公似乎并不公平,世间的不公平之处让诗人感到困惑甚至愤懑。
  1. 诗歌主题
  • 游历与交友:诗歌通过游历中结识朋友的场景展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游历中求知、求友的过程。
  • 志趣与追求:通过对“菊山人”的自我称呼,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志趣的追求,即便在现实生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内心的理想与信念。
  • 世态炎凉:诗人通过对“红尘”的描写,反映出世态的炎凉,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社会不公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寄沈庄可》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一句都经过精心雕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 意象鲜明:诗人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如“无山可种菊”中的“菊山人”形象,既表现了诗人的自我调侃,也展示了其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 结构严谨:整首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游历到交友再到对社会的感慨,层层递进,引人深思。

《寄沈庄可》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