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粒偶书二首 其二

龟衔甘露争先到,凤吸醴泉随后来。
投在太清仙酒瓮,道人日饮两三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绝粒偶书二首》是宋代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组诗,包括两首作品,分别名为“其一”和“其二” 。这两首诗不仅展示了谢枋得深厚的文学造诣,还表达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时代情感的碰撞。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今江西省弋阳,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仕途多舛,最终因抗元而牺牲。谢枋得的生平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作也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及个人命运的感慨。
  1. 作品原文
  • 其一:“丹府金童善主家,百神听命静无哗。从今何必餐松柏,但吸日精吐月华。”这首诗中,谢枋得以道家仙境为背景,描述了神仙们的宁静生活,并表达出自己无需通过吃松柏来获取能量,而是可以借助自然之力,如日月之光,达到养生的目的。
  • 其二:“龟衔甘露争先到,凤吸醴泉随后来。投在太清仙酒瓮,道人日饮两三杯。”在这首诗里,谢枋得描绘了仙人享用仙酒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仙人生活的富足和安逸。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死理想的向往。
  1. 作品特点
  • 意境深远:谢枋得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宇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索。
  • 语言优美:其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使读者能够在不同的层次上体会到诗人的用心与匠心。
  • 情感真挚:谢枋得的作品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更有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些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

《绝粒偶书二首》不仅是谢枋得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道教哲学的集中体现。通过深入理解这两首诗,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