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杂兴 其二

零露栖圆荷,月明清洒洒。
旋转如走丸,细碎不盈把。
劲风度横塘,珠玑毕倾泻。
胡不被蓼萧,徽音播诗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夜杂兴·其二》是宋代诗人谢逸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零露栖圆荷,月明清洒洒。
    旋转如走丸,细碎不盈把。
    劲风度横塘,珠玑毕倾泻。
    胡不被蓼萧,徽音播诗雅。

  2. 诗句解析

  • 零露栖圆荷,月明清洒洒:描绘了夏夜的清新与宁静,月光下的荷花显得格外明亮。
  • 旋转如走丸,细碎不盈把:形容微风吹过荷叶,如同滚动的丸子,而荷叶上的露珠则像珍珠般密集地洒落。
  • 劲风度横塘,珠玑毕倾泻:强调风势强劲,荷叶被风吹拂得摇曳生姿,露水四溅如珠玑一般。
  • 胡不被蓼萧,徽音播诗雅:以自然景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1. 作品赏析
  • 《夏夜杂兴·其二》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月光、微风、荷叶、露珠等元素的描绘,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 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诗人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如露珠与珍珠)、排比(如风力与韵律)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1. 写作背景
  • 关于《夏夜杂兴·其二》的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所为。然而,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和文献记载,目前尚无定论。
  •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它是诗人在夏日夜晚赏荷时所作,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也有观点认为它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1. 文化价值
  • 《夏夜杂兴·其二》作为宋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人文情怀。
  • 此外,这首诗中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也为后世诗人所借鉴和学习。它不仅是研究宋代诗歌艺术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夏夜杂兴·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