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友遍四海,江夏真无双。
怜我守幽独,闭门卧北窗。
折简呼胜士,炊黍羞羊腔。
相邀出蓬荜,登高临大江。
江山拟岘首,清绝冠此邦。
岂惟慕叔子,耆旧皆敦庞。
蛰龙卧诸葛,雏凤伏老庞。
寂寞千载后,斯人可心降。
愿言各努力,勿立憍慢幢。
拟岘台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岘台其二》是宋代诗人谢逸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夏的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歌原文:
取友遍四海,江夏真无双。
怜我守幽独,闭门卧北窗。
折简呼胜士,炊黍羞羊腔。
相邀出蓬荜,登高临大江。
江山拟岘首,清绝冠此邦。
岂惟慕叔子,耆旧皆敦庞。
蛰龙卧诸葛,雏凤伏老庞。
寂寞千载后,斯人可心降。诗歌主题:
该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远离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不要因为孤独而变得傲慢自大。艺术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该诗采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江山拟岘首”这一比喻,既赞美了江夏的自然美景,又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此外,诗人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歌结构:
该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的隐居生活,然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最后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即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这种结构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饱满。
《拟岘台其二》是一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孤独生活的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从而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