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日作四绝 其四

学作蒲葵扇未工,手挥聊有古人风。
君王别用机中练,定被南来长养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夏日作四绝其四”是宋代诗人谢薖的一首七言绝句,题为《立夏日作四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日农事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谢薖(1074~1116),字幼槃,一字竹友,江西临川人。他以诗文名世,与从兄谢逸并称为“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他的一生颇为传奇,曾参加科举未中,后居家居士不仕。
  1. 诗歌原文
    雨脚连云苦未收,晓惊池面日光流。
    田家甑里封蛛网,即渐歌谣麦有秋。

  2. 诗歌赏析

  • 首联:“雨脚连云苦未收,晓惊池面日光流。”这两句描绘了夏雨连绵的景象。雨水连续不断,像连成一片的云一样覆盖着天空。早晨的时候,雨点落在水面上,激起层层波纹,阳光透过雨幕照射下来,形成一道道流动的光影。
  • 颔联:“田家甑里封蛛网,即渐歌谣麦有秋。”此联通过描写农家的生活场景来表达诗人的感慨。在田间的小屋里,蜘蛛在网上结网,而村民们则开始忙着准备即将到来的秋天。这里的“即渐”意味着逐渐地,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作者谢薖可能经历了一段较为清贫的生活,但最终通过自己的文学才华获得了一定的声誉和地位。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立夏日作四绝》是其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农耕生活的独特感悟。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首联中的“雨脚连云”象征着连绵不绝的事物或情感,暗示了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尾联中的“即渐歌谣麦有秋”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以及人们在变化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艰辛历程。

《立夏日作四绝 其四》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对夏初田野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这不仅是对宋代社会生活的记录,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