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近体二首 其一

南雁去来尽,音书不可凭。
应过蛮岭瘴,闻拊楚臣膺。
沧海沈秦璧,愁云起舜陵。
可堪梦魂在,回首旧孤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言近体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南雁的来去和作者对音书往来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文天祥的思念之情。

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他是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谢翱在恭帝德祐年间元兵南下时,投效了文天祥,后来文天祥兵败后,谢翱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他在此地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并有《西台恸哭记》传世。

谢翱的这首诗名为《五言近体二首 其一》,全诗原文如下:

南雁去来尽,音书不可凭。
应过蛮岭瘴,闻拊楚臣膺。
沧海沈秦璧,愁云起舜陵。
可堪梦魂在,回首旧孤棱。

诗中的“南雁去来尽”,描绘了南雁飞越南方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音书不可凭”则表达了诗人对书信的渴望,以及无法得到消息的无奈与焦虑。“应过蛮岭瘴,闻拊楚臣膺”中,“蛮岭瘴”指的是南方多山地区常见的瘴气,而“楚臣膺”可能是指南宋官员或文人,诗人用这两个词汇表达了对故国和故人的深深怀念。“沧海沈秦璧,愁云起舜陵”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最后一句“可堪梦魂在,回首旧孤棱”更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朋友无尽的哀思和孤独的情感。

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之作,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友情及故国的深沉感慨与怀念。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色和价值,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