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归赤松

闲身可得仙,诸妄觉他年。
夜气浮秋井,阴花冷碧田。
礼星逢鹤下,咒食待人眠。
叩齿通悬解,祠堂山影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道士归赤松》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道士归隐山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下面将围绕这首诗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1. 作者与创作背景:谢翱,字皋羽,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渴望超脱尘世的愿望。《送道士归赤松》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完成的。通过对道士归隐的描述,谢翱可能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对道教思想的理解。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诗中“閒身可得仙,诸妄觉他年”等句,表达了对超脱俗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夜气浮秋井,阴花冷碧田”等句则勾勒出一幅宁静淡泊的田园风光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清静。

  3. 诗歌赏析:在这首诗中,谢翱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礼星逢鹤下,咒食待人眠”等,这些意象都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象征意义,使整首诗显得更加深邃和丰富。这种艺术处理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送道士归赤松》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趣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