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有感

夜长春度梦,门雪拥笆篱。
不倚成山积,情知有霁时。
日高檐自雨,气上瓦如炊。
风过梅花湿,寒香只恋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霁有感》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作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谢翱,字皋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被后世称颂。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悲壮而不失柔美。

  2. 诗作原文及解读:《雪霁有感》的原文如下:
    夜长春度梦,门雪拥笆篱。
    不倚成山积,情知有霁时。
    日高檐自雨,气上瓦如炊。
    风过梅花湿,寒香只恋枝。

  • 夜春梦境:诗的开始通过“夜长春度梦”来描绘一个夜晚春梦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 雪景描写:“门雪拥笆篱”描绘了一幅门前积雪覆盖的场景,给人以静谧而纯净的感觉。
  • 情感表达:“不倚成山积”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坚定或孤独,他似乎没有依靠,独自面对自然的变化。
  • 天气变化:“情知有霁时”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尽管目前是阴霾密布,但总有天晴的时候。
  • 自然景观:“日高檐自雨”展现了太阳高照时,屋檐自能降雨的情景,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力。
  • 屋顶景象:“气上瓦如炊”形容屋顶上热气蒸腾,如同炊烟一般,增加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 风与梅花:“风过梅花湿”则描绘了风轻轻吹过,使梅花瓣上带起的水珠,增添了一抹生动与细腻。
  • 最后的印象:“寒香只恋枝”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依然散发着清新香气的意象,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对这种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感悟。
  • 用词精练:谢翱的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达到了高度的凝练。
  • 情感真挚:无论是对春天的喜爱,还是对冬天的感慨,都流露出诗人真挚的情感。
  • 结构完整:全篇诗的结构清晰,从夜晚到白天,再到自然的细微变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线,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
  1. 文化意义:《雪霁有感》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雪霁有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歌,更是对生命、爱情、友情等人类普遍情感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