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声清磬出晴暮,落木人家散烟雾。
风送年年江上潮,白云生根吹不去。
舣舟江心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舣舟江心寺》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寺庙在夕阳暮色中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他生活在宋末元初,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面对国家危亡的时刻,他选择隐退,与世无争,过着以诗歌自娱的生活。
诗句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畔寺庙在黄昏时分的静谧之美。首句“数声清磬出晴暮”描绘了清晨寺庙钟声清脆悠扬的景象;次句“落木人家散烟雾”则写出了秋日落叶满地,炊烟袅袅上升的画面;第三句“风送年年江上潮”,则传达了江水涛涛,岁月流转不息的意境;最后一句“白云生根吹不去”,则表现了云随风起,自由不羁的自然美。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灭亡之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大多选择了隐逸生活。谢翱虽然才华横溢,但未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晚年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艺术特色: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将“白云”赋予生命特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文化价值:除了其文学价值,这首诗还反映了宋代末年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它不仅是谢翱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舣舟江心寺》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作,也是了解宋末元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