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玉几山中

曳舟来山中,出郭税吾驾。
独■欣众胜,晨发乃及夜。
岂无城中山,爱此足幽野。
横陈玉几峰,隐护碧殿瓦。
并州古男子,礼塔于此舍。
而我饮冰人,犹为内热者。
拟携桃枝笙,舒卷得饷暇。
明席织海草,因之一枕藉。
冷风吹雪空,相与坐其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游玉几山中》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内涵,成为了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谢翱(约公元1249年—约公元1295年),字皋羽,号晞发,又号石田,晚号长啸翁,临海府路居县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与杨铁心、张可久、曹元宠并称为“浙东四大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宋亡后的动荡时期,其作品中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感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创作特色:《夏日游玉几山中》展现了谢翱的文学风格和个人情感,他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意境,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例如,诗中提到“冷风吹雪空”,这不仅形容了自然环境,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高。
  1. 诗歌原文及鉴赏
  • 原文节选:《夏日游玉几山中》全文如下:曳舟来山中,出郭税吾驾。独慕欣众胜,晨发乃及夜。岂无城中山,爱此足幽野。横陈玉几峰,隐护碧殿瓦。并州古男子,礼塔于此舍。而我饮冰人,犹为内热者。拟携桃枝笙,舒卷得饷暇。明席织海草,因之一枕藉。冷风吹雪空,相与坐其下。
  • 赏析与解读:诗中通过对玉几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使用象征性的语言如“玉几峰”和“碧殿瓦”,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环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诗中的“冷风吹雪空,相与坐其下”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达,使得《夏日游玉几山中》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和表达。
  1. 历史意义和影响
  • 文学史地位:《夏日游玉几山中》作为宋诗的代表作之一,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诗不仅展现了谢翱卓越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探求,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夏日游玉几山中》的评价颇高,认为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山水诗的佳作之一。此外,这首诗还被许多现代研究者认为是研究宋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资料。

《夏日游玉几山中》不仅是宋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更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