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持麈尾柄,色夺环与玦。
尘心随影袪,一片若行雪。
神兽潜空山,何年探灵穴。
忽失落人手,遂为谈者悦。
阴崖起白气,篆古逾轩颉。
一拂沉藓文,再拂字不灭。
三拂蛟螭腾,世眼不能别。
投尔阴崖颠,惊怪吐其舌。
玉麈尾
介绍
《玉麈尾》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咏物起兴,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道义的深切感慨。谢翱(约1249年—约1295年),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字皋父,号晞发,又号铁笛子,自号朱凤山人,世称谢叠山,浙江嘉兴人。
谢翱的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而闻名。在《玉麈尾》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将一个寻常的玉麈尾赋予了非凡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象征意义。首先,诗中的“客持麈尾柄”,通过客人手持麈尾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而“色夺环与玦”则进一步通过对比来强调玉麈尾的高贵和美丽,仿佛它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华丽,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描绘,如“尘心随影袪,一片若行雪”和“神兽潜空山,何年探灵穴”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玉麈尾的神奇力量和神秘来源。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读者能够在想象中感受到玉麈尾所具有的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中的“投尔阴崖颠,惊怪吐其舌”一句,更是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将玉麈尾比作能够发声的动物,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这种艺术手法在古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但在《玉麈尾》中却显得格外突出和生动。
《玉麈尾》不仅是一篇充满诗意的作品,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通过对玉麈尾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对友情、道德的执着追求。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在诗的意象上,更通过诗人的用词和结构安排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同时,诗人通过对玉麈尾的赞美,也传达了一种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玉麈尾》是谢翱在宋代创作的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诗歌。通过对玉麈尾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不仅展现了谢翱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喜欢传统文化和诗词的朋友们来说,《玉麈尾》无疑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