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宜黄宰任满赴调 其二

听说宜黄政,他邦总不如。
里门喧诵读,村落罢追胥。
纵未分侯印,犹当拥使车。
此诗无丽句,聊代荐贤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宜黄宰任满赴调其二》是宋代诗人韩驹的作品。此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宜黄政治环境的赞赏以及对当地百姓的关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简介
  • 韩驹(1080~1135),字子苍,号陵阳先生,江西仙井人,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他的诗论深受苏轼影响,主张诗歌要表达真情实感。在《送宜黄宰任满赴调其二》中,韩驹通过对宜黄政局的描述,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1. 诗歌原文
    听说宜黄政,他邦总不如。
    里门喧诵读,村落罢追胥。
    纵未分侯印,犹当拥使车。

  2. 诗歌解析

  • 首句“听说宜黄政,他邦总不如”:诗人首先提到宜黄的政治环境,表示他认为其他地区都不如宜黄。这体现了他对宜黄政治清明、民风淳朴的认可。
  • 次句“里门喧诵读,村落罢追胥”:描述了宜黄乡村的景象,里门喧哗,读书声此起彼伏;村落之间,人们不再为琐事奔波忙碌。这反映了宜黄地区的教育普及,人们生活简朴而充实。
  • 三、四句“纵未分侯印,犹当拥使车”:虽然可能没有得到官职,但诗人仍然受到重用,有如古代的文臣一般,被委以重任。这表明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送宜黄宰任满赴调其二》不仅是一首赞美宜黄政治清明和人民生活的诗歌,也是一位诗人对自己时代责任与使命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读者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宋代诗歌的魅力以及那个时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