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其二

风浪白如屋,垂虹烟霭间。
清心太湖水,满眼洞庭山。
放鹤迎人舞,飞鸥伴我闲。
是中有佳句,诗思未容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其二》是宋代著名诗人韩元吉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太湖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韩元吉(1118年—1187年),字无咎,号南涧,汉族江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1. 诗歌原文
    风浪白如屋,垂虹烟霭间。
    清心太湖水,满眼洞庭山。
    放鹤迎人舞,飞鸥伴我闲。
    是中有佳句,诗思未容悭。

  2. 诗意赏析

  • 风浪与垂虹:诗人首先用“风浪白如屋”来描绘太湖上波涛汹涌的景象,然后用“垂虹烟霭间”来形容垂虹桥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美丽景色。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湖光山色的美,而且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心境与自然的和谐:“清心太湖水,满眼洞庭山”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平和与超然。这里的“清心”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
  • 人与自然的互动:“放鹤迎人舞,飞鸥伴我闲”展示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通过放鹤迎人舞和飞鸥伴我闲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佳句的产生:“是中有佳句,诗思未容悭”表明在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色中,诗人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句,这些诗句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和灵感的源泉。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其卓越的审美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