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谅弟丞邵阳

春水生南涧,吾衰久索居。
三年还作别,数字且频书。
文史差无负,田园慨未馀。
常存爱民意,门户有权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谅弟丞邵阳》是南宋词人、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北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他是宋理宗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曾官至吏部尚书,封颍川郡公。韩元吉以文才卓越著称,与苏轼有师生之谊,并师事尹焞,与吕祖谦亦有学术交流。他在宋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1. 诗歌原文
    春水生南涧,吾衰久索居。
    三年还作别,数字且频书。
    文史差无负,田园慨未余。
    常存爱民意,门户有权舆。

  2. 诗歌赏析

  • 情感真挚: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深厚感情。春水潺潺,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新生。“吾衰久索居”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无奈。
  • 思想深刻:在诗中,诗人不仅抒发了个人的哀愁和孤独,也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如诗中的“常存爱民意,门户有权舆”表明诗人关心民生,愿意为民谋利的态度。
  • 艺术成就:此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的反思,巧妙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宋代诗词的艺术特色。
  1. 背景考察
  • 创作背景:据史料记载,《送谅弟丞邵阳》的创作时期是在作者任职期间或之后。当时可能正值政治动荡或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诗歌抒发了个人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
  • 政治环境:韩元吉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其作品中尤为突出。
  1. 文学价值
  • 文化传承:《送谅弟丞邵阳》不仅是韩元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代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
  • 后世影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韩元吉的作品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代诗人都曾在他们的作品中引用或受到韩元吉诗歌的启发。

《送谅弟丞邵阳》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