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其一 觉度寺

席地赏残红。
少驻孤蓬。
一春不奈雨和风。
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
云澹远峰浓。
绿遍高桐。
神仙知在此山中。
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令 其一 觉度寺》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韩元吉:韩元吉,宋代诗人、文学家,字无咎,号南涧翁,绍兴府会稽人。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意境。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辛弃疾、陆游并称为“南宋三大词人”。
  1. 原文节选
  • “席地赏残红”:这句表达了韩元吉在寺庙中欣赏落花的情境。席地而坐,象征着他与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和。
  • “少驻孤蓬”:形容自己像孤独的小船一样暂时停留,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淡淡忧愁和孤独感。
  • “一春不奈雨和风”:描绘了春天多变的天气,既有雨水也有春风,使得花朵凋零,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
  • “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通过风雨对花朵的影响,表现了自然界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隐喻了人生中许多难以预料的变化。
  • “云淡远峰浓”:用天空的云彩映衬远处山峰的浓密,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深远。
  • “绿遍高桐”:描述了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希望的延续。
  • “神仙知在此山中。”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最后两句表明作者认为在这山水间,有如仙人般超脱的存在,而所有的历史沧桑都化作了眼前的晴空,一切都变得明朗透彻。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浪淘沙令 其一 觉度寺》为宋代诗人韩元吉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虽无确切记载,但可以推断该词应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
  • 创作地点:根据词的内容,此词描述的是南宋时期的一个寺庙景象,即觉度寺。这个地点的选择可能与韩元吉的个人经历或思想感情有关。
  1.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通过对觉度寺周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喧嚣的静美意境。
  • 情感丰富:韩元吉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复杂而细腻,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语言精炼:整首词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一个词句都承载着深厚的意义,体现了韩元吉作为词人的精湛技艺。
  • 哲理性强:这首词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映射出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思考。

韩元吉的《浪淘沙令 其一 觉度寺》不仅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而且反映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到的艺术才华。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词不仅是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艺术追求的重要材料,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美的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