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眠亭三首 其二

得酒休论饮得仙,醉中遗物为神全。
世闲反覆无穷事,吏部难忘抱瓮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眠亭三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得酒休论饮得仙,醉中遗物为神全。世閒反覆无穷事,吏部难忘抱瓮眠。
  • 译文:得到美酒就足以忘却尘世烦恼,在醉梦中遗忘了世间的一切。世事纷扰反复无常,像吏部尚书那样抱着陶罐睡觉也是值得怀念的。
  1. 诗词鉴赏
  • 艺术特色:本诗以饮酒和醉眠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用“得酒休论饮得仙”来表达对美酒的赞美,认为它能使人忘却尘世烦恼,达到某种超凡境界。
  • 意象分析:诗中的“万虑中来搅不眠,醉时一觉自陶然”描绘了醉酒后的一种状态,万虑皆空,唯有沉醉与自然的交融。而“冥冥固已忘天地,岂向杯中觅圣贤”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和儒家理想的深刻反思。
  1. 历史背景
  • 创作时间:《醉眠亭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27年创作的,当时正值其人生的晚年阶段,经历了许多世事变迁。
  • 文学价值:此诗作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和对自然、超然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主题思想
  • 追求超脱:诗中的“得酒休论饮得仙”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
  • 反思现实:“世闲反复无穷事,吏部难忘抱瓮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和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
  • 理想生活:诗人通过醉酒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不受世事纷扰,与自然合一。
  1. 后世影响
  • 文学价值:此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唐代诗歌的佳作之一,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
  • 文化传承:白居易的《醉眠亭三首》不仅在唐代受到推崇,而且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醉眠亭三首 其二》不仅是一篇描写醉态和生活情趣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