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府李殿院十韵

诏选来棠树,花骢拥旆乘。
饥民期再活,寒士贺中兴。
廌角谁伤触,狼心自战兢。
只求天子信,宁避世家憎。
窃听无馀论,唯愁有急徵。
每因公宴乐,方遣妓祗承。
才薄终难纪,情深岂易胜。
相亲容似鹤,不拜许如僧。
郡阁招看雪,溪亭访蹑冰。
转愁诗老退,何以答褒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知府李殿院十韵》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魏野的生平: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晚唐至北宋时期的诗人、画家,与杨亿同时代,并称“二杨”。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末五代的战乱和社会的动荡,因此他的诗作中常带有对乱世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魏野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奔放之作,也有深沉内敛之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1. 诗歌原文
  • 诏选来棠树,花骢拥旆乘。 这句描绘了太守莅临时的景象,象征着权威与尊贵的到来。
  • 饥民期再活,寒士贺中兴。 表达了对于百姓生活改善的期待,以及对于国家恢复繁荣的期望。
  • 廌角谁伤触,狼心自战兢。 寓意着正义之士可能遭受非议,而那些心怀不轨者则显得战战兢兢。
  • 只求天子信,宁避世家憎。 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安危的考虑,宁愿选择隐居也不为权贵所害。
  • 窃听无馀论,唯愁有急徵。 表示在私下里听到的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言论,担心的是会有紧急的征召。
  • 每因公宴乐,方遣妓舞歌。 描述了在公务闲暇之余,享受歌舞升平的生活。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深刻:魏野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细腻观察。在《上知府李殿院十韵》中,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语言风格独特:魏野的诗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能够以少胜多,寥寥数笔即可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例如,“花骢拥旆乘”中的“花骢”不仅指的是花斑马,也隐喻了太守的到来;“寄避世家僧”则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社会背景
  • 政治动荡:魏野生活在一个政治不稳定的时代,战乱频繁,国家动荡。这种大环境下,诗人的情感体验尤为复杂,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
  • 社会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魏野通过对时局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上知府李殿院十韵》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是魏野个人情感与哲学思想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魏野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