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参政 挽诗 其一

奕奕万夫望,才名四十霜。
重来陪讲幄,三入位文昌。
地辟南厅峻,砖重首折行。
脩途日未旰,弭节复相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袁参政挽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作品。魏了翁(1293年—1358年),字伯子,号鹤山,四川新繁人,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魏了翁的《袁参政挽诗》共分为八句,内容如下:

  1. 奕奕万夫望:形容袁参政声望极高,如同万人仰望。
  2. 才名四十霜:指袁参政虽已至知命之年,但其才华与名望却如历经岁月磨砺的霜雪般历久弥新。
  3. 重来陪讲幄,三入位文昌:意指袁某再次来到朝廷担任要职,三次进入文华殿参与决策,表明他的才能与地位逐渐提升。
  4. 地辟南厅峻:描绘了袁某所居之地地势宽广,且建筑宏伟壮丽。
  5. 砖重首折行:形容该地的建筑结构坚固,甚至砖瓦厚重到足以使建筑的首端发生弯曲。
  6. 脩途日未旰:表达了袁某在仕途上的忙碌和辛勤,即使天色已晚仍未休息。
  7. 弭节复相羊:意味着在旅途中,他需要不断地调整马匹的方向,以适应不同的路途。

通过对《袁参政挽诗》的深入解析,不难发现魏了翁对袁参政不仅在生前有着极高的评价,而且对其一生的经历和贡献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袁参政挽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记载,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政治领袖的不同看法和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