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民白发三千丈,报国丹心十二时。
独倚长空望红日,满帘风雨燕喃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忧民白发三千丈,报国丹心十二时。
独倚长空望红日,满帘风雨燕喃呢。
《送安同知赴阙五首》是中国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在介绍文学作品《送安同知赴阙五首》前,先简单介绍一下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他推崇朱熹理学,但同时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
具体分析魏了翁的这首诗《送安同知赴阙五首·当年匣剑授彬时》:
诗歌原文:
忧民白发三千丈,报国丹心十二时。
独倚长空望红日,满帘风雨燕喃呢。
诗句解析:
魏了翁的《送安同知赴阙五首》不仅是一首充满政治色彩的送别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政治理想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魏了翁的思想境界和他对国家、对友人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