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严叔贤见寄

威凤翔九天,栖息惟十洲。
胡为落世人,下与鸡鹜游。
吟仙霄汉间,清夜瑶琴秋。
馀音遇风至,不可言语求。
黄尘隔辰晤,回首生暮愁。
櫜弓定何日,春驭已莫留。
柳营岂云远,邈若青海头。
何当踏月来,羽衣啸黄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严叔贤见寄》是宋代罗公升的作品,通过描绘威凤高翔九天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俗隔离的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介绍:罗公升,字子美,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豪迈的风格和深沉的意境而著称。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次韵严叔贤见寄》中的主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2. 原文赏析:《次韵严叔贤见寄》全诗共四句,其原文如下:
    威凤翔九天,栖息惟十洲。
    胡为落世人,下与鸡鹜游。
    吟仙霄汉间,清夜瑶琴秋。
    余音遇风至,不可言语求。 黄尘隔辰晤,回首生暮愁。
    其中蕴含着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独立高远的生活追求。诗中的“威凤翔九天”象征着崇高的理想和不凡的地位,而诗人选择栖息在“十洲”,则暗示了他希望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找一个更加纯净和宁静的环境来安身立命。
  3. 主题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发现,罗公升在其作品中经常涉及隐逸主题,这与他自身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罗公升生活在宋朝时期,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们普遍面临着政治斗争的压力,他们往往选择隐逸山林以求得内心的安宁。
  4. 艺术手法:《次韵严叔贤见寄》的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艺术空间。例如,“威凤翔九天”不仅描述了威凤的高飞,也隐喻了诗人自己高洁的志向。
  5. 历史背景: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对于欣赏《次韵严叔贤见寄》具有重要意义。《次韵严叔贤见寄》的创作时间约在11世纪,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次韵严叔贤见寄》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坚持。对于读者而言,深入理解《次韵严叔贤见寄》的内涵,不仅能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更能启发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