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泛湖

歌咽翠眉低。
湖船客、尊酒谩重携。
正断续斋钟,高峰南北,飘零野褐,太乙东西。
凄凉处,翠连松九里,僧马溅障泥。
葛岭楼台,梦随烟散,吴山宫阙,恨与云齐。
灵峰飞来久,飞不去,有落日断猿啼。
无限风荷废港,露柳荒畦。
岳公英骨,麒麟旧冢,坡仙吟魄,莺燕长堤。
欲吊梅花无句,素壁慵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流子·泛湖》是宋代罗志仁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以下是对《风流子·泛湖》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歌咽翠眉低。湖船客、尊酒谩重携。正断续斋钟,高峰南北,飘零野褐,太乙东西。凄凉处,翠连松九里,僧马溅障泥。葛岭楼台,梦随烟散,吴山宫阙,恨与云齐。灵峰飞来久,飞不去,有落日断猿啼。无限风荷废港,露柳荒畦。岳公英骨,麒麟旧冢,坡仙吟魄,莺燕长堤。欲吊梅花无句,素壁慵题。

  2. 诗词赏析

  • 罗志仁在《风流子·泛湖》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来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及人生的感慨。例如“断续斋钟”和“高峰南北”,描绘了时间流逝中的宁静与深远。
  • “岳公英骨”和“坡仙吟魄”等诗句体现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及其精神的怀念。
  •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体验,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
  1. 创作背景
  • 罗志仁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文人墨客常以诗词歌赋抒发个人情感与思考。他的创作往往带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及文人的精神面貌。
  • 作为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罗志仁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词作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文学才华,还折射出时代文化的特色。

罗志仁的《风流子·泛湖》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历代读者,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化及诗词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深入探讨这首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文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