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讽

林下人归少,君归不待年。
能令两蜀士,叹甚二疏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刘讽》是宋代诗人苏涣的作品,而非唐代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林下人归少,君归不待年。
    能令两蜀士,叹甚二疏贤。

  2. 诗歌赏析

  • 苏涣以“林下人归少,君归不待年”开篇,表达了一种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林下”,通常指山林之中,象征着清静、远离尘嚣的生活,而“人归少”则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共患难的朋友越来越少。
  • 紧接着,“能令两蜀士,叹甚二疏贤”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卓越才能,使得周围的人都为之赞叹,甚至超过了古代著名的贤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古代贤人和当下之才,强调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评价。
  1. 作者介绍
  • 苏涣(约公元970年-公元1016年),字季明,号东阳布衣,北宋官员、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世称“六一先生”,温州瑞安人。
  • 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赠刘讽》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1. 创作背景
  • 根据历史记载,苏涣在官场上遭遇了不少挫折,他的仕途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曲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文学作品往往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赠刘讽》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也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