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飘飘三首 其二

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虹起谩成桥。
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
蜃楼百尺横苍海,雁字一行书降霄。
虚飘飘,比人身世犹坚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虚飘飘三首·其二”是宋代苏轼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因其诗、词、文、画皆达到高峰而被誉为“文人四宝”。他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苏轼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齐名。
  1. 诗词原文
    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
    蜃楼百尺横苍海,雁字一行书降霄。

  2. 艺术手法

  • 比喻与夸张:“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以极富想象力的比喻和夸张来描绘梦境之美好,展现了诗人超脱现实的梦幻感受。
  • 自然景观:“蜃楼百尺横苍海,雁字一行书降霄”,运用了海市蜃楼(即传说中的海上楼台)和大雁南飞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画面感。
  1. 主题思想
  • 通过描写梦幻般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境遇,苏轼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颂。在这首诗中,“虚飘飘”象征着虚幻不实的世界,但通过“比人生世犹坚牢”的描述,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坚韧与不朽。

苏轼的《虚飘飘三首·其二》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是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能欣赏到宋代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苏轼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