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
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
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
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
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
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
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
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
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
轻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
在这首诗中,苏辙描绘了他与友人共赴鸿庆宫避暑的场景。诗中的“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形象地表达了夏日里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和随之而来的炽热天气交替出现的情景。接着他写到“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反映了夏日工作中的辛勤与自然环境的清凉形成对比,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在炎热天气中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通过“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苏辙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环境的珍视以及对朋友间的和谐相处的赞赏。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宗教和哲学的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夏日中的所见所感,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
《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故事,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文化风貌和生活态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的限制,至今仍然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