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五日谒放翁留饮欢甚

若人大槐中,不作蝼蚁梦。
春风鬓须绿,文字凌屈宋。
昨朝我访之,杯酒颇自奉。
鱼虾杂淮海,狼藉蔬果众。
妍谭到嘲谑,嘉我一笑共。
末言神仙事,于世本无用。
但可于世人,矫首飞鸿送。
故公所言者,大抵静观动。
胡能更八十,异日亦高冢。
绝怜稽山下,不逐梅笋贡。
堂前谩名龟,堂下或歌凤。
寿公晚唐衣,聊为吾道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月五日谒放翁留饮欢甚》是宋代诗人苏泂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放翁的深厚友谊和欢聚的喜悦。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泂,字子野,号东阳逸民,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尤其在宋末元初,其诗风清新脱俗,对后世影响深远。苏泂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若人大愧中,不作蝼蚁梦。春风鬓须绿,文字凌屈宋。
    诗句“若人大愧中,不作蝼蚁梦”传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反思与超越,表现出一种超越平凡、追求高尚人生态度的精神境界。而“春风鬓须绿,文字凌屈宋”则描绘了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以“文字凌屈宋”赞美了诗人的文字才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 昨朝我访之,杯酒颇自奉。鱼虾杂淮海,狼藉蔬果众。
    “昨朝我访之,杯酒颇自奉”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通过饮酒这一共同的活动加深了彼此的情感。而“鱼虾杂淮海,狼藉蔬果众”则形象地描写了宴席上丰富多彩的食物和热闹的气氛,展示了宴会的热烈场景。
  • 妍谭到嘲谑,嘉我一笑共。末言神仙事,于世本无用。但可于世人,矫首飞鸿送。
    “妍谭到嘲谑,嘉我一笑共”描绘了宴会中的轻松愉快气氛,朋友间的相互调侃和欢笑成为了这次相聚的美好记忆。而“末言神仙事,于世本无用”可能寓意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认为那些超然物外的事物在现实社会中并无太多用处。然而,“但可于世人,矫首飞鸿送”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虽然不必拘泥于世俗生活,但仍应积极面对人生,如飞翔的鸿鹄般自由自在地生活。
  1. 作品背景
  • 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一次与友人的聚会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敬意和友情。这种聚会不仅是情感交流的场所,也是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苏泂通过这首诗记录了与友人放翁欢聚的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雅致的生活情趣。

《正月五日谒放翁留饮欢甚》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反映宋代文人生活的画卷。苏泂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将这场聚会的欢乐、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浓缩于诗行之中,使之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