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中到,解走之人不触道。 一般拈掇与君殊,不落是非方始妙。
《五位颂·其五》是宋朝释义青的作品。
《五位颂·其五》不仅是对释慧晖作品的直接引用,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禅宗思想的独特理解与表达。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注释:五位颂的第五首。 兼中到:指同时具有两种特点,即中庸之道。解走之人不触道:指那些懂得中庸之道的人不会被道路所困扰,不会陷入是非之中。 一般拈掇:一般的取舍。与君殊:与你不同。 不落是非方始妙:不陷入是非之中才算是真正的妙处。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庸之道的赞美和追求。他认为中庸之道是最完美的境界,能够避免是非之扰,达到一种真正的妙境。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原则
注释:五位颂之五,即《大禹赞》,此诗赞颂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兼中到,白云断处家山妙。 兼中到,即大禹治理黄河时,洪水滔天,他亲自乘坐木筏,从河中穿过,与河水相拥而行,历经艰辛。 白云断处,指黄河中的险滩。家山妙,即在大禹的努力下,家园得以安宁,生活更加美好。 扑碎骊龙明月珠,昆崙入海无消耗。 扑碎骊龙明夜珠,指大禹治水成功,使得黄河中的险滩被填平。昆崙入海,指大禹治水后,河流注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