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九首 其二十五

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昨夜送穷年,今朝贺岁首。
时节有变更,佛法无新旧。
既是个中人,不惜娘生口。
坐对春风唱鹧鸪,嘉声不落威音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二十九首 其二十五”是一首由宋代释云创作的诗,旨在阐述佛法中时节变化与佛法本身不因外界改变的原则。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佛教教义深刻的理解,并展示了释云在文学上的造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内容解析
  • 诗句含义:“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这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更替。
  • 诗句寓意:“昨夜送穷年,今朝贺岁首。”反映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
  • 诗句表达:“时节有变更,佛法无新旧。”强调了时间流逝而佛法永恒不变的道理。
  • 诗句感悟:“既是个中人,不惜娘生口。”意指诗人作为佛门弟子,愿意为信仰舍弃一切。
  • 诗句意境:“坐对春风唱鹧鸪,嘉声不落威音后。”描绘了诗人静坐在春风之中吟唱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1. 诗歌艺术特点
  • 意象丰富:诗歌中的“春归无觅处”等意象,不仅富有美感,而且蕴含哲理。
  • 语言精炼:“细中之细,雪尽冰消”用词简练,却能深刻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 结构巧妙: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每一节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
  1. 诗歌思想内涵
  • 宇宙观: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体现了佛教中的无常观,即一切都会变化,但变化背后的本质是不变的。
  • 人生观:诗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修行的人生态度。
  • 世界观:“时节有变更,佛法无新旧”揭示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佛法则是永恒的真理。

偈颂二十九首 其二十五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佛教哲学思想的体现。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佛教中关于时间、空间以及宇宙观的核心理念。对于研究宗教文学和佛教文化的人来说,这首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