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顾林峦似列屏,一源流水响泠泠。
游人到此忘归去,名称虚堂绝景亭。
灵岩十二景 其六 绝景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灵岩十二景 其六 绝景亭》是一首宋代诗人释仁钦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释仁钦,字无晦,福建福州人。在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18年)住持灵岩寺,被赐号为靖照大师。大观初年,他获得了紫袈裟的荣誉。释仁钦还创作了十二首诗歌,并收录在他的诗作之中。
作品原文:四顾林峦似列屏,一源流水响泠泠。游人到此忘归去,名称虚堂绝景亭。
词句注释:《灵岩十二景 其六 绝景亭》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内的风景,其中“四顾林峦似列屏”形象地表达了群山环抱的景象;“一源流水响泠泠”则展现了溪水潺潺的声音,给人以宁静之感。最后两句“游人到此忘归去,名称虚堂绝景亭”更是点明了这个景点因其美丽而让游客流连忘返。
白话译文:站在绝景亭上,放眼望去,四周的山峦如同屏风一般排列,一条小溪从源头流出,发出轻轻的流水声。这里的美丽景色让人完全忘记了回家的念头,因此得名“绝景亭”。
创作背景:释仁钦作为一位高僧,他的诗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还体现了他在灵岩寺的生活和修行体验。
名家点评: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被认为是宋代山水诗的杰作之一。
《灵岩十二景 其六 绝景亭》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它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