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 其八

曹溪路上,天高地厚。
少室峰前,土旷人稀。
孤然独坐冷萧萧,大野横身风飒飒。
眼见则瞎,耳听则聋,口说则哑。
虽然不出一毫端,含吐十虚无向背。
东海鲤鱼打一棒,忙忙匝地便为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五十三首 其八》是宋代僧人释克勤的作品。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佛教的教义以及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释克勤(生卒年不详),字无垢,号东皋,浙江杭州人,南宋时期著名高僧。他与苏轼、黄庭坚并称“苏黄米蔡”,在文学上亦有较高成就。释克勤的诗歌多以佛理入词,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其作品多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洞察和超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1. 诗词原文
    曹溪路上天高地厚,少室峰前土旷人稀。
    孤然独坐冷萧萧,大野横身风飒飒。
    眼见则瞎,耳听则聋,口说则哑。
    虽然不出一毫端,含吐十虚无向背。
    东海鲤鱼打一棒,忙忙匝地便为霖。

  2. 诗词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的“天高地厚”与“土旷人稀”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思考。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阔,也暗示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
  • 禅意浓厚:通过描述“孤然独坐”、“眼盲”、“耳聋”、“口哑”等形象,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禅宗的静谧之美,也传达了超越世俗纷扰的智慧。
  • 寓意深刻:诗中“忙忙匝地便为霖”一句,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生的哲理,即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万千,内心却应保持平静与坚定。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洁:“眼见则瞎,耳听则聋,口说则哑。”这简短的句子直接点明了佛教中的般若波罗蜜多理论——一切言语皆无法直接触及真谛。
  • 情感深沉: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历史影响
  • 文化贡献:释克勤的诗歌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他的诗歌影响了无数后来的文人,尤其是在禅宗文学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教育意义:《偈五十三首 其八》作为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在教育领域有其独特价值。它教导人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修身养性的重要读物。

《偈五十三首 其八》不仅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歌,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