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四

大庾岭头,笑却成哭。
崇宁门下,哭却成笑。
吃泉水,贵地脉。
且要正眼流通,宗风不坠。
所谓无常生死法,与我不相干。
若能如是见,不用哭苍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四》是宋代禅师释克勤所作的一首禅诗。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生死轮回的深刻感悟和对禅宗真谛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克勤(1174-1241),字无著,号灵照,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高僧,被赐号为“真觉”,并有“灵照禅师”之尊称。在历史上,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禅宗修行者,还因其深邃的佛学造诣而受到后世的尊敬。他的一生经历了从云居改住到昭觉领职的过程,最终在绍兴五年离世,享年七十三岁。

  2. 作品原文:大庾岭头,笑却成哭。崇宁门下,哭却成笑。吃泉水,贵地脉。且要正眼流通,宗风不坠。所谓无常生死法,与我不相干。若能如是见,不用哭苍天。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述在大庾岭头的所见所感,揭示了世事无常的哲理,即无论欢笑还是哭泣,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与佛法无关。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真谛的追求和领悟,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佛法的核心——正见,才能超脱生死的烦恼,不必为世间的悲欢而流泪。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四》不仅体现了释克勤深厚的佛学修为,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思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文化的精髓,进而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指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