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 其四十五

深深处,无物堪比伦。
浅浅个,两手相分付。
以一统万,穿众穴于毫端。
补短截长,握秤尺于掌内。
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五》是释克勤的一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和悟道的深刻理解。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释克勤,字无著,号佛果,是宋朝的一位禅师,俗姓骆。他为南岳下十四世,是五祖法演禅师的法嗣。他曾在多个寺庙居住,包括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并在徽宗政和年间被诏住金陵蒋山,之后又转至金山、赐号圆悟禅师,并改住云居,最后又领昭觉。在绍兴五年(11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谥号真觉禅师。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释克勤作为一位禅师,在其生活和作品中,体现了当时佛教思想与实践的结合。
  • 文学意义:《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五》的创作,不仅体现了释克勤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经验的总结,也是宋代文学中对禅宗思想的一种艺术表达。
  1. 诗歌原文
  • 深深处,无物堪比伦。
  • 浅浅个,两手相分付。
  • 以一统万,穿众穴于毫端。
  • 补短截长,握秤尺于掌内。
  • 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对宇宙的领悟。每一行都像是一幅画,将修行者的心灵深处展现出来。
  • 禅意盎然:通过对“深深处”、“浅浅个”等词语的运用,诗人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禅意,使人联想到内心的宁静与超越。
  • 哲理丰富:诗中提到“以一统万”、“补短截长”等概念,展现了禅宗对万物一体、无我存在的哲学思考,以及修行者在实践中对知识与技艺的掌握与运用。
  • 情感真挚:虽然语言简单,但蕴含的情感却十分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个人修行的观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五》不仅是一首表达禅理的文学作品,也是释克勤智慧和感悟的真实记录。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哲理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喜爱传统文化和佛教思想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提供了一次深刻的精神享受和思考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