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昙老

渔家生计好,终日泛轻舟。
剪竹为竿钓,裁荷作酒瓯。
只知溪上乐,不识世间愁。
昨夜岩隈下,蓑衣忘却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会昙老》是宋代诗人释净端的作品,体现了渔人在山水间的悠然生活以及他对自然界的深切体验。以下将简要介绍作品内容:

  1. 诗歌背景
  • 生平简介:释净端,俗姓邱,归安人。他肄业于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后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在宝觉齐岳禅师处得悟,号安闲和尚,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享年七十二岁。
  • 诗作创作:《会昙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绘了渔夫在溪边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恼的淡漠。
  1. 诗歌全文
  • 内容摘要:全诗共四十二首,其中最著名的是《会昙老·渔家生计好》。诗句描述了渔家生计之乐,终日泛轻舟,剪竹为竿钓,裁荷作酒瓯,只知溪上乐,不识世间愁。昨夜岩隈下,蓑衣忘却收。
  •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渔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依赖。
  1. 文学价值
  • 语言特色:诗歌采用了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渔人的淳朴与自然之美。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纷争的超然态度。
  1. 艺术成就
  • 意境营造:诗人通过对渔人生活的细致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艺术意境。
  • 情感传达:诗中的情感真挚、深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1. 文化影响
  • 传承意义:《会昙老》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 启示作用: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启发人们思考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到心灵的宁静之地。

《会昙老》不仅是一首表现渔人生活情趣的诗歌,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对其内容的解读,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超脱尘世的心境。这不仅是对古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怀念,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心灵慰藉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