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三门 其一

古寺香华迥寂寥,焚修报国化迷流。
英贤到此须回首,拨草瞻风笑点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三门》是宋代诗人释印肃的作品,其中《颂三门 其一》是该作品中的一首,表达了禅宗临济法系的修行者对佛教教义和人生态度的理解与领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释印肃,号普庵,生于宋微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字印肃,江西袁州宜春人。他的生平经历丰富,从27岁落发为僧,28岁受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开始,他的生活轨迹充满了对佛教修行的执着追求。

  2. 作品原文:在《颂三门 其一》中,释印肃通过“古寺香华迥寂寥,焚修报国化迷流”两句,描绘了一座古老寺庙中的寂静景象以及修行者焚修、报国的决心。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人的修行过程,也体现了对社会和国家责任感的承担。

  3. 作品赏析:此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古寺环境的描绘,引出了修行者内心的感悟。“英贤到此须回首,拨草瞻风笑点头”,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者在面对生活和修行时,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时也要有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心态。

《颂三门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和修行境界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人生哲学画卷。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释印肃作为一位禅师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