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三

饭了从容图睡快,杲日丽天无可晒。
薄𠜱轻雾没虚空,饱塞虚空全不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三》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释印肃,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他游历湖湘,谒见大沩牧庵忠公,有省悟。在二十五岁时主慈化寺,后归寿隆。他在五十五岁时逝世。释印肃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他的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共编为三卷,名为《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2. 诗歌原文
    饭了从容图睡快,
    杲日丽天无可晒。
    薄𠜱轻雾没虚空,
    饱塞虚空全不奈。
  3. 主题思想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三》描绘了石头和尚的草庵生活,展现了他的宁静与自在。诗中通过“饭了从容”、“杲日丽天”等词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心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禅宗对于内心清净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禅意的作品,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得以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平和。
  4. 艺术风格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三》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诗句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感悟。这种简洁而深邃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三》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更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心无挂碍、随遇而安。这是一首能够引人深思、洗涤心灵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