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五

破后还将茅草盖,雨过风吹无挂碍。
垢衣那肯便抛遗,切恐众生难理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五》是宋代释印肃的作品,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石头和尚简朴无欲的生活态度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宋代释印肃(1115年-1169年)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僧侣和诗人。《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中一首》的原文如下:破后还将茅草盖,雨过风吹无罣碍。垢衣那肯便抛遗,切恐众生难理会。这首诗表达了石头和尚对生活的淡然处世的态度和对众生的关爱。他虽然身处草庵,却能将生活过得井然有序,不受外界干扰。他的简朴和超脱不仅是他对物质世界的态度,更是他对精神世界的把握。

释印肃的生平事迹丰富而独特。他六岁出家,二十岁受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历湖湘等地,并受到大沩牧庵忠公的影响。在经历了多年的修行和学习之后,他在三十岁时正式成为僧人。他的生活和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也体现了这种思想的核心——即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统一。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中一首》的文本结构紧凑,语言朴实,反映了释印肃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破后还将茅草盖”,意味着石头和尚即便身无分文,也依旧坚持简朴的生活方式。“雨过风吹无罣碍”,则表现了他的内心平和与超脱。最后一句“切恐众生难理会”,则展现了他对众生的关心和悲悯之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释印肃的个人修行成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文化背景及其影响。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中一首》不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部反映宋代禅宗思想和佛教文化的珍贵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深入了解释印肃的生平事迹,也能够领略宋代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