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二

含法界,大地须弥藏一芥。
外道声闻永不传,究竟不如心自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二》是宋代诗人释印肃的作品。释印肃,号普庵,出生于袁州宜春(今属江西),六岁出家为僧,二十七岁受戒于宜春城北的开元寺。他游历湖湘、谒见大沩牧庵忠公并有深刻感悟,归寿隆后主慈化寺直至去世。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一系列赞美石头和尚草庵的诗歌中的一部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表达。诗中“含法界,大地须弥藏一芥”表明了佛法无所不在,无时不刻影响着世间的一切。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宇宙万物皆为一体,一切烦恼皆可通过内心的觉悟来解决的思想。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禅宗修行方法的高度认可和推崇。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颂石头和尚草庵歌》采用了三三七七七的句式,这种句式与当时流行的民歌形式相呼应,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这种形式上的特点使得诗歌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传唱,从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记忆。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十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佛教思想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宋代宗教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它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同时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时代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