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六

问此庵,有谁直下肯承当。
不假良材并巧匠,重重帝纲妙严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六》是南宋时期释印肃的作品,通过对石头和尚草庵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宗修行和悟道的深深向往与追求。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释印肃(约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时出家为僧,后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他的生平事迹多有记载,游历湖湘并谒大沩牧庵忠公,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阅历。
  2. 诗歌内容:诗中“问此庵,有谁直下肯承当”表达了一种对禅宗真理探求的执着和坚定,“不假良材并巧匠,重重帝纲妙严庄”则展现了他对于禅修态度的超然与坚持。这首诗不仅是对其个人修行过程的描述,也是对整个禅宗文化的一种反映。
  3.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该诗采用了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通过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石头和尚草庵的形象及其背后的意义。这种简约而深邃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哲学思考。
  4. 文化影响:《颂石头和尚草庵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释印肃个人修行的体现,更是禅宗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历史地位: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代表,《颂石头和尚草庵歌》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仅是研究宋代禅宗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六》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禅宗文化的魅力,更因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