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为庵莫生退,百鸟衔花也不来。
花开还被风吹落,不得春风花不开。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三十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头和尚的草庵生活,表现了他对自然山水和禅宗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寄寓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石头”指代禅师,他生活在一座草庵之中。草庵简朴而宁静,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石头和尚在这里修行禅定,过着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的心如止水,超然物外,对世间的繁华与喧嚣视而不见,只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与提升。
在草庵里,石头和尚经常静坐冥想,与自然融为一体。他的心境如同山间清泉,清澈透明,不受任何污染。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被他净化,只剩下心灵的净土。他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感受到了生命的本质与真谛。
尽管石头和尚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但他的内心却并不平静。他常常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对世俗的追求和诱惑感到厌倦。他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觉悟与解脱。因此,他选择远离尘世的纷扰,过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通过对草庵生活的描述,展现了石头和尚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修行的追求。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它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