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其十三

悟人寂寂心寥廓,迷者忙忙到处错。
普观迷悟实无因,祇这如来大圆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释印肃:释印肃号普庵,俗姓余,江西袁州宜春人。他于六岁出家,二十七岁受戒,二十八岁后主要活跃在中国南方一带。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游学、修行到最终归隐的过程,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尤以《学无学颂一十五首》最为著名。
  1. 作品概述
  • 主题内容:这首诗通过“悟”与“迷”的对比,表达了禅宗对人生理解的独特见解。诗中描述了开悟者内心的宁静与广阔,以及迷途者忙碌而迷失的状态,反映了禅宗对于心性的深刻洞察和指导意义。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格式,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内心世界的感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心灵的触动和觉醒。
  1. 文学价值
  • 禅意表达:该诗不仅体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更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独白,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表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 语言风格:释印肃的语言简洁而充满力量,能够深入人心,引发共鸣。他的诗句不仅美轮美奂,更蕴含着深远的思考,是研究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1. 文化意义
  • 禅宗影响:释印肃作为一位禅宗僧人,其诗歌反映了禅宗对于人生、宇宙和心灵的独特见解。他的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对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学传承:释印肃的《学无学颂》不仅是其个人修行和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被后人广泛传诵,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不仅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禅宗的思想精髓,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