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妙晓求颂

头头相应人希会,物物皆真体不殊。
但办肯心终不赚,情忘想尽入无馀。
自是出家无眼目,只言苦行落空虚。
甘贽在俗犹通理,妙晓无求自得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者妙晓求颂》是一首由宋释印肃创作的七言律诗,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和诗人的思想境界。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宋释印肃生活在宋代,是一位具有深厚佛教背景的诗人。他的生平资料并不多见,但从他的作品可以窥见其生活的宗教氛围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原文内容:”头头相应人希会,物物皆真体不殊。但办肯心终不赚,情忘想尽入无余。自是出家无眼目,只言苦行落空虚。甘贽在俗犹通理,妙晓无求自得珠。”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物的真实和超脱的理解。通过对比出家和未出家者的不同视角,展示了修行者对于物质欲望的摒弃和心灵自由的向往。
  • 诗意赏析:整首诗通过对“物物皆真体不殊”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即所有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无需过度追求外在的修饰或形式上的区分。诗人通过“但办肯心终不赚”来强调内心的真诚与坚持,以及“情忘想尽入无馀”的境界,表达了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现实束缚的超越。
  1. 艺术特色与价值
  • 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而不失深意,通过简单的字句传达了复杂的哲学思考,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 思想内涵: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反映了作者对佛教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实践,尤其是在修行中对内心世界的探求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行者妙晓求颂》不仅是宋代诗歌的一个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诗歌的风格特征,还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