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光明净土圆,一切人见我无言。
只拈扫帚东西拨,震动三千及大千。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其十二 扫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宋代释印肃的作品,其中的第十二颂题为“扫地”。这首诗通过描写日常的扫地行为,寓意深刻,反映了禅宗思想对于心性与环境的关联,以及修行者内心的纯净和佛土般的宁静。
释印肃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兴盛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和实践对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印肃作为一位禅宗僧人,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佛教的思想,也融入了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他的诗作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禅理,展现了禅宗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从内容上看,《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中的“扫地”一诗,通过描绘扫地这一动作,隐喻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清净的行为。诗中“心地光明净土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暗示了修行者心境如佛土般广大无边,体现了禅宗“一切皆空”的观念。这种通过日常小事来表达深层哲理的写法,体现了禅宗对于生活与修行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即生活中处处都有修行的机会,关键在于修行者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中的“扫地”一诗,不仅是一首反映禅宗思想的优美诗歌,也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禅宗的思想精髓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