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璘首座住定水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不是向上机关,亦非单传妙诀。
佛祖见之攒眉,魔外闻之胆折。
建立此纲宗,当阳贵直截。
璘侍吾十年,气宇迥超绝。
信手斫方圆,初不泥唇舌。
青天霹雳轰,风云会时节。
行看定水起波涛,始信来源出处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璘首座住定水》是宋朝释咸杰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个禅宗高僧的生活和修行状态,以及他对于佛法的领悟和实践。

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作背景
  • 作者生平:释咸杰,宋代诗人,对禅宗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佛教教义。
  • 作品风格:释咸杰的作品多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直击心灵,表达深邃的思考和感悟。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人辈出的时期。释咸杰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
  1. 诗意解析
  • 诗句含义:“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禅师在修行过程中,每一次的打坐和禅修都留下深刻的印记。“不是向上机关,亦非单传妙诀。”意味着他的修行方法并不是那些复杂难懂的神秘仪式,而是简单直接的实践和体验。
  • 佛祖与魔外:“佛祖见之攒眉,魔外闻之胆折。”这句话描绘了禅师的修为之高,连佛祖也感到惊讶,而外界的魔障听到这些教义也会感到恐惧和退缩。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层次。
  • 语言凝练:虽然诗中的意象丰富,但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其准确而深刻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无限的深意。
  1. 文化影响
  • 禅宗文化的传播:《送璘首座住定水》作为释咸杰的代表作品,对禅宗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后世被广泛研究和传颂。
  • 文学价值:该诗在文学上也具有重要价值,其艺术表现力和哲理深度为后来的诗人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送璘首座住定水》不仅是一首反映佛教修行生活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厚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禅宗的高超境界,也可以领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欣赏的同时,更应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指导原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