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午,卓然独耀无今古。 粪扫堆头玉马嘶,琉璃殿上金刚舞。
《十二时·其七·法体十二首》是唐代敦煌曲子作品。
在《十二时·其七·法体十二首》中,诗人以佛教修行的十二种时间观念为题材,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静心修炼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灵净化的理想。
【注释】 十二时:指佛教的二十四小时,即一日之始至日中为一昼夜(12个时辰),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记。 其七:指第7首。 卓然独耀:形容太阳高悬天际,光芒四射,无人能及。 粪扫堆头玉马嘶:意谓太阳从地面升起,犹如地上的粪堆上,忽然跃出一匹玉色骏马,发出嘶鸣之声。 琉璃殿上金刚舞:形容太阳照耀万物,犹如琉璃殿上的金刚神佛在欢舞。 【赏析】 此诗描写了太阳初升时的美丽景象:太阳刚刚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