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六首 其二十六

妙圆金地绝纤尘,到者当观无相真。
莫道玄门难近向,举头便是塔中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二十六首 其二十六》是宋代释嗣宗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

  1. 诗歌背景
  • 诗人介绍:释嗣宗,南宋时期的高僧,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禅宗的意蕴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创作时间:此诗可能是在释嗣宗晚年或某个特定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对世间万物以及人与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
  1. 诗歌原文
    妙圆金地绝纤尘,到者当观无相真。
    莫道玄门难近向,举头便是塔中人。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释嗣宗通过对“妙圆金地”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回归本真的境界。这里的“金地”象征着纯净和至高无上,而“无相真”则揭示了真理的本质——非形非相,难以言表。
  • 禅意表达:诗中的“莫道玄门难近向”,意味着追求真理的道路虽然艰难,但一旦领悟,便能如同站在塔中人一般,一览众山小,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颂古二十六首 其二十六》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和禅宗智慧的经典。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