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 其二十五

岩脱虽有云千顷,户内殊无半夜灯。
极目危峦今古秀,暮天斜照碧层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一○一首 其二十五》是一首由宋代释子淳所作的诗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释子淳是宋代一位高僧,他在幼年出家,弱冠为僧后曾参访多位禅师,最终彻证于芙蓉道楷禅师,成为青原下十二世的法嗣。他的生活和修行经历,使他能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
  1. 诗歌原文
    岩脱虽有云千顷,户内殊无半夜灯。
    极目危峦今古秀,暮天斜照碧层层。

  2. 诗意解析

  • 岩脱虽有云千顷:这句表达了虽然山石裸露(“岩脱”意味着山石露出),但它依然能承载着云雾(“云千顷”)。这描绘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外在条件艰苦,也要坚持信念。
  • 户内殊无半夜灯:这里暗示了尽管家中没有灯火通明,但内心的光明(“灯”)依然存在。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强调精神层面的富足和独立。
  • 极目危峦今古秀:诗人极目远眺,看到山峦无论古今都显得秀美,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时间流转中不变的美的认识。
  • 暮天斜照碧层层:夕阳西下,斜照在山上,形成一片片绿色的影子,这画面既美丽又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平和。

《颂古一○一首 其二十五》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关于坚持、内心光明、自然之美和生命哲学的思考。读者在领略诗歌本身的魅力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和心灵的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