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 其九十三

荆山美玉何须辨,赤水玄珠不用拈。
罔象无心黄帝重,卞和有智楚王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一○一首 其九十三》是一首宋代的佛教偈语,作者是释子淳。该作品体现了释子淳对禅宗教义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下面将对该作品的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作品背景
  • 释子淳(?~1119),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反映了他对生活、修行和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释子淳的作品在禅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1. 诗歌原文
  • 今古事茫茫,阴阳割昏晓。
  • 碧露缀小桃,绿线垂堤柳。
  • 燕语雕梁,蛙鸣芳草。
  • 钟声杂报声,大底大,小底小。
  • 山僧见了,直得培增慎恼,一片涅柈心,狼藉知多少。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自然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 寓意丰富:诗中的“钟声杂报声”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而“一片涅柈心,狼藉知多少”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人生真相的探寻。
  • 语言优美:释子淳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字字珠玑,句句含意,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位高僧的文学才华。

《颂古一○一首 其九十三》不仅是释子淳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重要瑰宝。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