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 其九十六

六国清平贺圣年,珠帘高卷月明前。
金轮那肯当堂坐,不用丹墀击静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一○一首 其九十六》是宋词作家刘克庄所创作的一首杂咏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诗人。他是“永嘉四灵”之一陈傅良的学生,有“诗魔”之称。他的诗歌风格雄奇豪放,善于用典,语言质朴生动。
  1. 诗歌原文
    六国清平贺圣年,珠帘高卷月明前。金轮那肯当堂坐,不用丹墀击静鞭。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述古代诸侯国之间的和平与繁荣,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宁静与和谐。珠帘高卷,月明前,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金轮象征着权力与地位,但在这里却被否定,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现实的看法。
  • 象征意味:诗人以“珠帘高卷”象征国家的富强和稳定;“月明前”则暗示了在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而“金轮那肯当堂坐”则可能暗指当时的政治局势,金轮作为统治者的象征,在这里却被视为不配坐在殿堂中,反映了诗人对权力滥用的批评。
  • 艺术手法:全诗运用了夸张和反讽的艺术手法,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和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

刘克庄的《颂古一○一首 其九十六》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的诗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情,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