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首 其十二

坐禅成佛心中病,作镜磨砖眼里华。
一掣牢关金锁断,等闲信步便归家。
马驹子,实堪夸。
自从胡乱后,着处是生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四十首·其十二》是宋朝时期释守珣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释守珣,俗姓施,安吉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一位佛教禅宗的僧侣,曾与佛鉴在蒋山分座说法。
  • 出家后,他在庐陵之禾山、天宁等地居住和讲学。晚年时,退隐故里,受到道俗的欢迎并被迎居于天圣之地。
  1. 作品原文
    坐禅成佛心中病,作镜磨砖眼里华。一掣牢关金锁断,等闲信步便归家。马驹子,实堪誇。自从胡乱后,著处是生涯。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颂古四十首·其十二》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诗句“坐禅成佛心中病”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作镜磨砖眼内华”则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
  • 语言朴实:整首诗采用质朴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颂古四十首·其十二》不仅展示了释守珣作为一位佛教僧侣的深厚修养和独特视角,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