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窥绿润,古寺面苍阴。
闻有遗仙事,应容过客寻。
路危山背迥,云重洞天深。
一鸟不飞去,时能弄好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高亭窥绿润,古寺面苍阴。
闻有遗仙事,应容过客寻。
路危山背迥,云重洞天深。
一鸟不飞去,时能弄好音。
《题济川亭》是宋代诗人释宗觉所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释宗觉,蜀僧,俗姓郑,乐清(今属浙江)人,住明庆院。
释宗觉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佛学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审美情趣。《题济川亭》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而成,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有着深远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题济川亭》这首诗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济川亭周围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高亭之绿润、古寺之苍阴、路危之山背、云重之洞天等景象都被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诗中“闻有遗仙事,应容过客寻”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之余,仍不忘追寻精神上的寄托与安宁。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描写上,也体现在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上。
《题济川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宋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它不仅是一次美好的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在繁忙和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丝宁静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