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八首 其七

全收全放不通风,点破将来已不中。
礼拜起来虽悟去,街头笑倒李三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十八首 其七》是宋代释宝印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释宝印:宋释宝印,字晦之,号翠隐,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禅宗修行者到僧人的转变,在临安府净慈寺度过了晚年,并留下了多部著作,包括《水庵一禅师语》等,这些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全收全放不通风:这首诗中,“全收全放不通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万象的通透理解。这里的“通风”可以理解为洞察世事的明澈,而“全收全放”则体现了一种包容和接纳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佛教中尤为重要,它要求修行者不受外界纷扰的干扰,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坚定。
  1. 诗歌鉴赏
  • 诗中的禅意: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释宝印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应用。他通过对世间万象的观察,领悟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在诗中,他提到了“礼拜起来虽悟去”,这不仅仅是对佛法的一种实践,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即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找修行的契机。

《颂古十八首 其七》作为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作品,不仅是对释宝印个人修行经历的记录,也是对禅宗教义的一种传播。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佛教文化以及当时社会的思想风貌。

相关推荐